白癜风分型 https://m.39.net/disease/a_6198019.html白癜风会扩大吗 http://cm.39.net/bjzkhbzy/230703/14335750.html「痛风」被人称为不死的癌症,患上了痛风会很痛苦,但是却不会因它丢命。痛风发作期的时候,哪怕是一阵微风吹过,都能把人痛的龇牙咧嘴,如刀割一般。
虽然现在人们饮食中可选择的食物很丰富,但是多数人的饮食并不均衡,特别是大鱼大肉、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普遍存在。某些人为了博人眼球,在各个平台上演「吃播」、「喝播」,更有网友发布一次性挑战喝10瓶烈酒的视频,甚至有人喝播过程中呕吐。
随之而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发胖、高血脂,糖尿病,胃病,也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春季是痛风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为了避免痛风发作,连豆制品都不敢吃。
得了痛风,真的就不能吃豆制品了吗?
01痛风是怎么得上的?
归根结底:胡吃海喝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以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是常见,近几年来,我国患病的人数也不少。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80%来自于体内正常的分解,20%来源于饮食。
正常情况下,尿酸可以通过肾脏、肠道和皮脂腺排出体外;可一旦胡吃海喝后,身体机制出现问题,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就不平衡了。这会引起尿酸在体内蓄积,使得尿酸结晶在软骨、软组织、肾脏、关节处堆积,从而产生红肿和刺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痛风。[1、2]
根据我国目前最新的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可知: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SUA)浓度>μmol/L,无论男女,就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同时,如果按照下表累计分值≥8分即为痛风。[3]
▲图:文献截图[3]
02我国现状怎么样?
发病率:不低!
一项纳入44项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年,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痛风患病率为1.1%,并呈现上升趋势。[2]
看来,我们真的要对这“不死的癌症”足够重视起来了!
既然饮食对于患上痛风和痛风的严重程度具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力,那么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食物碰不得,就真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豆腐,痛风患者还能吃吗?
03有痛风能不能吃豆腐?
能!
大多数植物性食物的嘌呤含量都要比动物性食物低,但是也有一部分植物性食物嘌呤含量偏高,比如豆类、菌类、菠菜等。其中豆类食物比如*豆、绿豆、黑豆、红豆的嘌呤含量分别为mg/g、mg/g、mg/g、mg/g。而我们常吃的蔬菜,比如大白菜、*瓜、番茄的嘌呤含量分别为:14mg/g、11mg/g、17mg/g。[4]
相比之下,豆类的嘌呤还真的挺高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不用太担心。
有研究显示:食用豆类可能不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反而可能降低痛风的发病风险。[2]并且还有研究对名65岁以上的男性老人研究发现:减少大豆的摄入,则可能会增加
高尿酸血症和慢性肾病的发病率。[2]
如果你实在担心,那么可以选择吃豆制品,而不是吃完整的豆类。比如豆腐、豆浆、腐竹,甚至也可以吃豆子发芽后的蔬菜,比如绿豆芽、*豆芽。它们都是豆子进一步加工后得到的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经过了浸泡等多道工序,嘌呤会流失掉一部分,因此含量会大大降低。
*豆的嘌呤:mg/g
北豆腐嘌呤:68mg/g
豆浆(20%,无糖)的嘌呤:63mg/g
甜豆浆的嘌呤:29mg/g
腐竹的嘌呤含量稍微高一些,为mg/g。
绿豆芽嘌呤:11mg/g
*豆芽嘌呤:29mg/g
其中,豆浆的嘌呤含量与稀释程度有关,我们平时在早餐店买到的豆浆,由于水分含量偏高,其实纯豆浆的浓度很低,嘌呤含量也就更少了。
因此,痛风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疾病和严重的肾病,是可以吃豆制品的。吃多少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25g大豆即可。[5]
这相当于豆制品中的50g豆腐丝(女性一拳头)、50g豆腐干(女性一拳头)、g北豆腐(5个麻将块大小)、g南豆腐、g内酯豆腐、g豆浆(10%浓度)。
04有痛风得注意这7点
饮食上:
①不吃动物肝脏、贝类海鲜。
②不喝肉汤、火锅汤。
③不饮酒、不喝甜饮料。
④限制食用红肉,比如猪牛羊肉。
⑤充足饮水,每天mL以上。
运动上:
①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痛风患者每周保持大于等于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
②要量力而行,不要做剧烈运动。
总结一下: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发痛风的重要因素,健康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被痛风折磨。已经患有痛风的人们,更要注意饮食的选择,避免因控制不好病情而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比如肾结石、慢性肾病等。参考文献:
[1]顾景范,杜寿玢,郭长江.现代临床营养学第二版[M].科技出版社,9
[2]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世界中医药..16(2):-.
[4]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薛庆鑫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师注册营养技师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
审核
宋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本文首发于“科学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