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复制链接]

1#

前面5篇关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文章谈到了中医治疗痛风是否有效,痛风应该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含义、危害、诊断、疾病分期、治疗时机、控制目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前面的文章。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谈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为了保证文章的准确性和前沿性,所以本文内容参考年发布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痛风的说法最先记载于《格致余论》,本书由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编写,《格致余论·痛风论》记载:“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除了直接称为痛风,古代医书中所记载的“痹证”、“脚气”、“白虎历节风”也有和痛风表现相近。中医常将高尿酸血症、痛风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1.湿浊内蕴证:

本证型常见于高尿酸血症期和痛风间歇期。

主要评判标准:肢体困重,形体肥胖。

次要评判标准:喜欢吃油腻食物,口中粘腻不爽,口渴但不想喝水,大便粘,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脉滑。

治疗大法:祛湿化浊。

常用代表方: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中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炒白术、土茯苓、泽泻、桂枝、猪苓、车前子、萆薢、薏苡仁、冬瓜皮、木瓜、玉米须。

2.湿热毒蕴证:

本证型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主要评判标准: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剧烈,频繁发作关节疼痛。

次要评判标准:发热(体温升高),口苦口臭,烦躁不安,大便粘,排出不畅,大便味道重。舌质红,苔黄腻,或有点刺,脉滑数。

治疗大法: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常用代表方:四妙散或秦皮痛风方或当归拈痛汤合宣痹汤加减。

常用中药: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秦皮、土茯苓、萆薢、黄连、防风、车前子、豨签草、泽泻、当归、山慈菇、葛根、车前草、猪苓、秦艽、忍冬藤、金钱草、蜂房、赤芍、丹皮、虎杖、马齿苋、茵陈、菊苣、槐花、黄芩、生石膏。上述药物不需要全部选用,根据病情选用即可。

3.寒湿痹阻证:

主要评判标准:关节冷痛,受凉加重,热敷缓解,或遇冷后关节痉挛疼痛。

次要评判标准:怕冷,手脚冰凉,喜欢温暖,口淡不渴,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弦或紧。

治疗大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常用代表方:桂枝附子汤加减。寒湿痹阻兼有轻度内热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常用中药:桂枝、白芍、制附子(入汤剂需先煎)、白术、麻黄、防风、生姜、羌活、独活、威灵仙、知母、黄芪、川牛膝、山药、白芷。

注意制附子有一定毒性,入汤剂需要先煎,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痰瘀痹阻证:

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主要评判标准:关节肿痛,反复发作,局部硬结或皮色暗红。

次要评判标准:关节刺痛,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畸形,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滑。

治疗大法:化痰散结,活血通络。

常用代表方: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或双合汤加减。

常用中药: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土茯苓、白芥子、清半夏、陈皮、黄柏、胆南星、威灵仙、浙贝母、萆薢、赤芍、地龙、僵蚕、丹参、泽兰、龙胆草、皂角刺、络石藤、姜黄。

5.脾虚湿热证:

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主要评判标准:关节肿痛缠绵难愈,身体困重,烦躁燥热。

次要评判标准:身体局部有硬结,腹部胀满,大便稀粘且排出不畅,口粘口臭,小便灼热浑浊,舌质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黄腻,脉细滑。

治疗大法:益气健脾,清热利湿。

常用代表方:宣痹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中药:苍术、白术、黄芪、黄柏、川牛膝、薏苡仁、土茯苓、萆薢、党参、防风、秦艽、威灵仙、泽泻、车前子、茵陈、丹参、陈皮、清半夏、山药、莲子、丝瓜络。

6.脾肾亏虚证:

常见于痛风性肾病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主要评判标准: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关节屈伸不利、僵硬或畸形。

次要评判标准:容易疲劳,身体乏力,腰膝酸软,肢体困重,眼睑和下肢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缓或沉细。

治疗大法:健脾补肾,祛湿化浊。

常用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参苓白术丸加减。

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淡胖、制附子(注意事项同上)、肉桂、黄芪、白术、党参、薏苡仁、萆薢、川牛膝、车前子、杜仲、陈皮、淫羊藿、续断、独活、桑寄生、黄精、枸杞、女贞子。

除了内服中药外,中医外治方法对改善痛风关节疼痛也有一定作用,主要包括刺络放血、针灸、中药外敷、中药泡洗等。

痛风急性期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内庭、行间、阿是穴等。刺络放血常选用阿是穴、内庭、太冲、行间、委中等。外用药物以清热祛湿中药为主,常用苍术、黄柏、大黄、牛膝、忍冬藤、虎杖、威灵仙等中药泡洗或外敷,中药泡洗温度不能太高,40℃作用比较合适,局部有破溃和感染者慎用。

慢性关节炎期针刺常选用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健脾利湿,痰瘀痹阻证可加用血海活血化瘀,脾肾亏虚证可加用太溪、照海穴健脾补肾。外用药物寒湿痹阻可选择川乌、草乌(注意是外用)等;痰瘀痹阻证可选用乳香、没药、红花、桃仁和虫类药物等;脾虚湿热证选择清热祛湿药物和急性期类似,可根据情况加用健脾药物。

由于不同人病情不同,具体药物选择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导致不良反应。

后面还会谈到更多关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