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心血管领域,最常提到的、大众接触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了得了这些病要吃药、控制,不然会损害心血管。
但是大家对于科学、合理饮食与运动的知识却是非常匮乏的。很多人得病之前不注意饮食与运动,得病之后仍然不注意。
大众更广泛的认识是:得病了只要吃上药就没关系,运不运动、饮食是否合理都不重要。
实际上,生活方式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一大领域,在这类慢性病管理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大家长期忽视生活饮食方式,越来越多的疾病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在“三高”之外,我们不得不再加“一高”——高尿酸。
高尿酸血症与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除了我们常说的“三高”,还有冠心病、脑卒中等。
据临床统计,血尿酸的水平每增加1mg/LH时,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会增加13%、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冠心病导致死亡的风险增加12%。
所以,在临床上,高尿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一旦发现化验单上的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就一定要留心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那么尿酸到底是什么呢?
尿酸之所以叫尿酸,就是因为最初的时候,这种物质是在尿里面被发现的。尿酸作为一种最终代谢产物,需要被排出体外,那从哪里排出呢?从肾脏代谢、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痛风患者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尿酸主要从肾代谢,长期高尿酸会对肾脏产生损害,使肾脏逐渐被侵蚀,形成痛风肾病,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尿毒症期,会威胁患者生命。
尿酸造成肾损害主要是从两个方面:
第一,机械性阻塞。正常情况下,血液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将血液中的废物以及葡萄糖、水、无机盐滤出形成原尿。
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其中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分、一部分无机物重新吸收入血,剩下的一部分水、废物就形成了尿液,经肾小管流出。
如果血液中的尿酸过多,逐渐沉积在肾小管使其堵塞,就会直接影响肾脏功能。
另一方面,免疫反应。尿酸长期、直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使组织发生免疫反应,久而久之,肾小球、肾小管的功能逐渐丧失,肾功能受损。
肾功能下降与高尿酸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高尿酸会导致肾功能下降,而肾功能下降、代谢不完全,又会加重高尿酸血症。
由此可见,高尿酸可不是不疼不痒的事儿,不但会导致痛风,还可以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