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急性关节炎发作,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且发病较急,可反复发作。近年来,笔者在治疗本病时采用中药配合穴位刺血疗法疗效较好。现举一例如下:
程某,男,39岁,年6月8日就诊。
主诉: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1周日。
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在晨起时出现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未予以重视,病情逐渐加重,遂来就诊。刻下: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拒按,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大便粘腻不畅,小便*;舌红苔*腻,脉弦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umol/L。
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症。
中医辨证:属湿浊下注,瘀阻筋脉。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选方:萆薢渗湿汤合四妙散加减。
药用:萆薢10g,半夏10g,土茯苓30g,忍冬藤30g,生薏米30g,*柏10g,木通6g,丹皮10g,川牛膝10g,元胡10g,虎杖10g,甘草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6月15日复诊,患者自述服药无明显不适,原关节部位疼痛略有减轻,但局部红肿无明显消退,且右侧内踝部关节也出现红肿疼痛症状,舌脉之症同前。考虑病盛药轻,原选方用药无误,遂在原方基础上加木瓜10g、海桐皮10g继服;并配合刺血疗法:右侧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以中号注射器针头在上述各穴络脉显露处斜刺,流出鲜红色血液,共计出血约60ml,血流停止后在针眼处拔罐,约10分钟后起罐消*。
一周后患者复诊时肿痛全消。以原方加减巩固治疗月余,病情稳定,未再反复,复查血尿酸为umol/L。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痛风尚无根治的办法,一般以控制尿酸增高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并在急性关节炎发作之时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疼痛症状,然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有限,且*副作用大,以致患者常常难以耐受。
本案患者中医辨证属属湿热痹,中药选用萆薢渗湿汤合四妙散加减,以清热解*、宣痹止痛。刺血治疗时,取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足太阴脾阴三阴交为主。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功效。三阴交穴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之功,《针灸甲乙经》载,三阴交可用于治疗“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二穴合用具有有清利湿热,活血止痛,通调下焦之功效。另外,根据“标本兼治”、“热则疾之”的原则,在红肿热痛期,选取“以痛为腧”的阿是穴刺血治疗,直达病所,以去除经脉之湿热瘀*诸邪,达到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内外兼治,止痛效果更为迅速持久,且安全而无明显不良反应,获效满意。
治疗同时,还需嘱咐患者注意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以及食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高嘌吟类食物,抬高下肢休息。
中医名人名言录
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