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乔逸科学预 [复制链接]

1#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而患病率高、医药花费高,却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疾病却让不少患者为之“头疼”。那么,泌尿系结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其患病率和复发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防治呢?带着这些问题笔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乔逸。

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乔逸。(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因复杂,只能“坐等”结石新发、复发?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有考古学发现,早在年前,就有人类罹患泌尿系结石的情况。作为如此“古老”的疾病,时至今日,泌尿系结石仍然是流行于全世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近年来在全世界呈逐年增高的态势。在我国,相关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结果,根据最新数据,我国泌尿系结石患病率已经高达6.4%。

“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和复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乔逸说。

为什么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乔逸认为,长期以来,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术后干预。对于有泌尿系结石病史或接受了碎石治疗的患者,医生往往单纯嘱咐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多运动,但并没有从更多的病因方面进行宣教和干预,因此患者只能“坐等”结石复发。

“同时,由于泌尿系结石早期症状不明显,有些症状还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而且部分患者健康意识差、医疗知识缺乏,导致患者对这种疾病认识不足,在泌尿系结石早期缺少干预而忽视正规诊治,最终导致结石反复发作,患者频繁就诊,医疗负担繁重。”乔逸对笔者表示,“随着病情进展,泌尿系结石可引发血尿、肾绞痛,严重时可损伤肾脏功能,甚至诱发尿*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当谈到如何看待当下泌尿系结石患者健康管理环境和个人习惯时,乔逸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

“随着医学界对泌尿系结石成因的深入认识,我们已经深切地意识到患者健康管理和个人习惯的改变是影响结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虽然目前泌尿系结石代谢评估提供了寻找结石成因的新方法,但这项工作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并没有统一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尚未普及。”乔逸因此认为,当前社会对于结石患者健康管理的认识是充分的、需求是巨大的,但实际行动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医生和患者对结石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乔逸认为,尽管医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结石的形成与代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密切相关,但对于这一观念的接受程度尚不深入。部分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也是参差不齐,有的仍单纯将其当作一种泌尿外科专科疾病来处理。

同时,乔逸认为,结石患者的健康管理和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要基于对患者结石病因的筛查,这需要借助于特殊血、尿化验来进行评估,而这其中许多关键的检查和化验的完成还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尿草酸和枸橼酸的检测,仅仅为数不多的医学中心可以开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结石患者病因的筛查。

“对于结石病因的筛查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并没有形成成熟、完善、便捷的标准化方法,因此也很难向基层医疗机构普及。”乔逸说,患者本身对健康管理方案的依从性不高。结石健康管理的疗效具有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特点,患者如果无法长期坚持,也就影响了健康管理的长期效果。

预防先行,推动代谢评估向新而行

由于泌尿系结石成因的复杂性,该如何对泌尿系结石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科学防治与代谢评估无疑是有力的武器。乔逸表示,首先要了解患者个体产生结石的病因有哪些。目前评估患者结石病因的方法就是代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医师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合并症、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综合干预,达到预防结石发生和复发的目的。“要向医患双方普及结石成因的新观念,同时设计一种完善、便捷的病因筛查评估方法。筛查方法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其普及和被患者接受。”

也正因为如此,推进代谢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据乔逸介绍,一方面,由于泌尿系结石近年来处于高发态势,其高昂的治疗成本(以1例患者进行输尿管软镜手术为例,手术花费近4万元)以及患病导致的休假等一系列成本,给社会和患者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目前社会对于预防结石发生和复发的需求在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全社会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患者也希望在预防结石的同时,对其上游相关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进行评估和干预,这也需要借助于代谢评估进行筛查。

事实上,医院泌尿外科在国内较早地进行了代谢评估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标准化的评估流程,克服了评估过程中的诸多难点,如尿草酸/枸橼酸的检测等。

“医院在这方面已有经验探索,以期给业内及患者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乔逸表示,“我们团队在肖河教授的带领下,从年开始探索代谢评估,我们希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可实用的代谢评估模式,并突破了一系列瓶颈,比如建立了24小时尿草酸和枸橼酸检测方法、完善了代谢评估的信息系统等,最终形成了标准化的评估方法,我们称之为代谢评估的‘协和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对代谢评估结果的解读采用了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由泌尿外科、肾内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相关科室共同会诊,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代谢评估的商业化任重道远,需要克服许多关键性的难题。”乔逸举例分析,比如,面对代谢评估所包括的复杂的检查和化验,如何对它们进行整合统筹,以提高评估效率和患者接受度。再如,目前针对代谢评估的结论,我们采用多学科协作(MDT)的模式进行解读并对患者的预防进行指导,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效率较低,而且对医疗机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可及性较差。“采取何种方式解读评估结果,指导患者预防,也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乔逸说。

乔逸在坐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多维度联动,降低成本提高评估效率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复发率极高的疾病,外科手术治疗并不能降低其患病率和复发率,只有从病因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才能有效降低结石发生的风险。

“尽早识别并对其早期干预,对于延缓疾病进展、保护患者肾功能、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乔逸认为,为进行有的放矢的干预,医生有必要对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代谢评估以明确其具体病因。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评估成本,提高评估效率?“互联网+”模式是不错的选择。近年来,“互联网+”带来的资源共享理念,推动医疗行业不同主体紧密联系,有效激活了医疗体系冗余资源,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市场化流动,为提升人民健康带来新的机遇。

“互联网强大的整合能力可以破除代谢评估在检查结果收集、评估结果分析和患者病历储存方面的难题,为医患双方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乔逸说。

乔逸认为,代谢评估商业前景可期,相关产业上下游都可以尝试结合发展。比如代谢评估所涉及的血尿化验,可以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或由其设计检测包/检测盒进行化验,能够降低评估的成本。同时,可以尝试拓宽代谢评估的应用范围。我们不应将代谢评估局限于泌尿系结石的评估和治疗,它同样可用于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监测。可以将其与慢性病的管理相结合,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拓宽其商业价值。

“而对于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医疗创新产品,建议制定相应*策,鼓励其进一步拓展项目,深度研发,提高国产化程度。”乔逸说,“多数创新型医疗产品由于技术复杂先进,对制造设备及原材料的要求较高,研发国产设备或材料需要较高资金及人力投入,如能对初期国产设备所生产的产品施行给予补贴或减免税收等*策,或可调动相关企业积极性,加速代谢评估创新产品国产化进程。”

乔逸表示,“对医生来说,最期待看到患者能够及早得到规范治疗后回归正常生活。只有把健康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让代谢评估日常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健康中国建设将会有更有力的支撑。因此,加快推进代谢评估体系建设也更为迫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林玄墨)

延伸〉〉〉

五问泌尿系结石与代谢评估的关系

1.泌尿系结石的病因有哪些?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包括饮食偏好、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泌尿系感染、泌尿系解剖异常等。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代谢性疾病,比如“三高”作为结石病因所起的作用。

2.代谢异常与泌尿系结石有着怎样的关系?

全身代谢异常包括一系列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目前研究认为,这些代谢性疾病与泌尿系结石关系密切,特别是高脂血症相关性极高。

3.什么是泌尿系结石代谢评估?

泌尿系结石代谢评估是针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全面评估其全身代谢情况的一种方法。除了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饮食偏好等以外,还进行血糖、血脂以及内分泌相关血化验,和24h尿代谢物检测,全面评估患者各系统代谢情况。

4.目前国内外代谢评估开展的情况如何?

代谢评估工作最早于十余年前在欧美起步,大多数以临床研究的形式开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国内代谢评估工作起步较晚,近几年开始于广州、南京、北京等大型医学中心,但多数中心由于无法克服一些关键技术,如无法检测24h尿枸橼酸/草酸含量等,没有系统、完整地开展代谢评估临床工作,经验探索积累较少。

5.哪类人群需要进行代谢评估?

代谢评估需要对特定人群进行。根据国内外一些泌尿外科诊疗指南推荐,对于反复发生泌尿系结石的患者、青少年泌尿系结石患者、特殊成分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等,需要进行代谢评估。

■乔逸简介:

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进入医院外科工作。历任外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于年进入泌尿外科工作。年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访问交流。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在泌尿系结石的外科治疗和代谢评估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钻研。近年来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现为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成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

xxcb.c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