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b/抗血小板凝聚,避免血栓事件发生,抗栓神药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以及缺血性周围血管疾病中,就是传说中的抗栓神药。应用这个药物需要明确的是:
1.哪些疾病需要服用?
已确诊为冠心病、缺血性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或外周动脉明显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伴有高危因素者,只要没有禁忌症,一般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女性年龄<60岁,男性年龄小于50岁,或者年龄>70岁,如果没有确诊上述疾病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2.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刺激。容易出现反酸,恶心,纳差,腹胀等。阿司匹林严重的副作用是:可引起致命的胃出血和脑出血。
通常用于抗栓作用的小剂量阿司匹林是肠溶片,肠溶片应在餐前约30分钟服用。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餐前服用主要是为了避免食物对肠溶片的影响。
当出现腹部不适、血便、黑便、鼻衄、牙龈出血、血尿、全身无力等症状时,检查粪便潜血和血常规。
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3.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
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
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后需3~4小时达到血药高峰,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好地抑制清晨血小板功能;若每天上午服药不能对事件高发时段提供最佳保护。
但是,也没有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证实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多减少心血管病事件,而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之后,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持续性的,因此,不必过分强调固定某一时辰服药。
4.如果漏服阿司匹林怎么办?
人体内每天约有10%~15%的新生血小板,故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以保证新生血小板聚集功能受到抑制。
偶尔一次忘记服用阿司匹林,体内仅15%的血小板具有活性,对于抗栓作用影响不大。不需要在下一次服药加倍剂量,过量服用阿司匹林,抗栓作用并未增加,但是不良反应会增加。
5.高血压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需要注意的事项:
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时,需在血压控制稳定(/90mmHg)后开始应用,以避免颅内出血风险增加。血压过高时要慎用阿司匹林。以避免脑出血风险增加。
6.消化道溃疡患者如何用?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阿司匹林;有溃疡病病史的患者,需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Hp)。
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若必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那么需联合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或法莫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等。
7.合并发烧或者感冒时如何选择退烧药物?
阿司匹林与很多退烧药物都同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如果出现了发热或者感冒,该如何选择退烧药物呢?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共同可产生竞争抑制,而影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因此须与阿司匹林至少间隔5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无影响。
很多感冒药物中含有这两类的解热镇痛消炎药,一定要看清楚感冒药物中的药物成分。选择合适的感冒药或退烧药。
8.合并有其他疾病是怎样选择?
如需要拔牙或者痔疮有出血等情况下,需要停服阿司匹林吗?一般情况下,出血轻微,建议局部给予止血,内科医生一般不建议停服阿司匹林。
在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出现皮肤瘀斑,应监测尿、便潜血、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力。同时注意有无其他脏器出血倾向。
若无明显异常,可严密观察皮肤出血情况的基础上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或酌情减量;若出现血小板减少,考虑停用阿司匹林。
9.阿司匹林对痛风的影响
阿司匹林(2g/d),会减少尿酸排泄,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增加痛风复发风险。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首先针对原发病积极治疗;阿司匹林并非禁忌,但应该监测尿酸的水平。
10.阿司匹林并非对所有的血栓都有效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腔内血栓形成抑制作用较弱。
由心房颤动导致的脑栓塞,和脑梗塞很类似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应该首选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而不是服用阿司匹林。
不伴有冠心病的心力衰竭患者,阿司匹林的获益不明确。心力衰竭患者伴有房颤、栓塞病史、心腔内血栓形成等,也应该给予抗凝治疗,而不是服用阿司匹林。也有的需要二者合用。
关于抗栓药物阿司匹林的服用,你了解了吗?服用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