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警惕痛风可能引发痛风肾
TUhjnbcbe - 2023/2/21 17:11:00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调整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痛风的发病率正呈显著性上升趋势。据报道,我国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3.14%,痛风患病率2.84%,且正呈现年轻化态势。预计今后1O年内,痛风将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位代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痛风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有报道显示,41%的痛风患者中有明显的肾功能损害,而尸检证实,90%的痛风患者出现肾脏损害,其中大约17%—25%的患者系死于肾功能衰竭。因此,如何积极防治痛风性肾病的早期损害并延缓其病程进展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痛风肾

痛风性肾病,即痛风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痛风致死的首要原因,痛风肾是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因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而对肾脏造成损害。该病是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间质和肾小腔而导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初期一般病情较轻缓,晚期可因肾小管萎缩及肾小球硬化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二、痛风肾诊断标准

痛风性肾病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肾脏病学》(第2版)中“尿酸性肾病”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实际,制定以下诊断标准:

1.具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BUA)(男>μmol/L,女>μmol/L),并除外其它肾脏病、血液病、肿瘤放疗、化疗或噻嗪类利尿剂等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2.具有以下肾损害之一(1)持续性蛋白尿、血尿或尿比重低、夜尿增多等肾功能受损表现;(2)一项或多项肾功能指标减退;(3)泌尿系尿酸成分结石形成。

三、痛风肾表现:

1.早中期痛风性肾病

进入此期的病人尿常规检查已有明显改变,蛋白尿变为持续性,尚可发现红细胞或者管型。病人可出现轻度浮肿及低蛋白血症。部分病人可有血压高、腰酸、乏力、头昏、头痛等症状。如果做有关的肾功能检查,如肌酐清除率、酚红排泄试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等,则可发现有轻至中度肾功能减退,但血中尿素氮与肌酐尚不会有明显。

2.晚期痛风性肾病

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更加明显,并可出现贫血。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尿量逐渐减少,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出现明显的氮质血症。最后发展为尿*症、肾功能衰竭,只能依靠人工肾维持生命。

四、痛风肾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①无临床表现的痛风性肾病:患者一般症状较轻,肾功能正常,只有肾脏穿刺做病理检查才可确诊;②早期痛风性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生间歇性微量蛋白,此时表明有早期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受损;③中期痛风性肾病:发生持续蛋白尿、肾功能轻到中度异常及有相应的临床表现;④晚期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加重直至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尿*症。

针对以上4个时期,分别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从而达到不同的疗效。对于无临床表现的痛风性肾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抗痛风治疗,肾脏病变可以逆转,肾脏功能可以恢复;早期痛风性肾病,通过长期而有效的抗痛风治疗,也可使得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有的肾脏病变可以逆转;但是中期痛风性肾病经治疗,只能使病情稳定,延缓肾脏病变发展,阻止向晚期发展;发展到晚期痛风性肾病时,仍然可以采用血液透析进行维持治疗,有的患者也可以酌情做肾移植。

五、西医治疗痛风肾思路

从目前研究现状看,痛风性肾病是由于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未得到有效治疗所致,因此控制血尿酸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西医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以别嘌醇为代表,通过抑制*嘌呤氧化酶使得血酸生成减少;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以苯溴马隆、磺吡酮、丙磺舒为代表,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痛风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期,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止痛治疗。以上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应用部分药物过久可引起肝肾功能损伤,以苯溴马隆、秋水仙碱为最,且患者停药后极易复发,这就大大限制了高尿酸血症临床用药。同时这也为中医学者寻找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中草药单剂及合剂提供了契机。宋平(天津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研究表明,中药复方治疗痛风性肾病与西药相比优势明显,且具有显著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六、中医治疗思路

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辨治比较复杂,目前学术上大致可分为辨证与辨病两派,其中持辨证论观点者最多,其又有分期辨证与分型辨证之别;持辨病论治者稍少,注重专病专方,辅以辨证用药;临床亟待建立标准的中医诊疗体系。从整体来看,痛风性肾病的基本病机始终是正虚邪实。从辨病来讲,不论是何证型,其病机核心仍是瘀浊之邪蕴于血分,流注于脏腑关节而导致疾患,治疗自始至终不忘通利泄浊。从辨证来讲,要辨明标与本、虚与实的主次不同。病变初期多以标实为主,需要辨清痰瘀与湿热的不同。后期以本虚为主,又当分清气阴两虚与阴阳两虚之别。现以虚实为纲就目前的中医治法进行整体梳理。

七、中医临床研究

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故医家均以各自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期分型治疗。

陈以平(上海中医院教授)把痛风性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

急性发作期分为三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湿阻血瘀型。

稳定期分为三型: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

陈以平教授在痛风性肾病发作期治以祛邪为主,佐以活血,方用三妙丸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稳定期以扶正为主,佐以活血,方以参苓白术散及左归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并结合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提出脾。肾亏虚、瘀浊阻络致病的观点,在治疗时尤注重培补脾肾、活血化瘀,疗效极佳。有研究显示,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能降低血尿酸促进尿尿酸排泄。

八、如何预防痛风肾

预防痛风肾损害的关键是控制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结晶在肾脏沉积。痛风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要加强痛风发作间隙期及慢性期的治疗,降低血尿酸水平,并碱化尿液使尿酸水平下降,减少痛风的复发,才能有效防止痛风肾损害的发生。

九、痛风肾病饮食原则

1.痛风肾病患者饮食应坚持“四低一高”的原则,即低嘌呤、低蛋白、低热量、低脂肪和多喝水。忌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蟹*、浓汤汁、豆类、菠菜等。可选牛奶、鸡蛋作为主要优质蛋白的来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1.0克/公斤体重为宜,适当补充铁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

2.痛风肾病患者的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选择大米、面粉、玉米及其制品。选择含嘌呤低的蔬菜和水果,如番茄、*瓜。每日限盐在6克以内。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脂肪的进食量应控制在40-50克以内。多食用含水量较高的碱性食品,如心想的蔬菜和水果。烹调要清淡少油,以蒸、煮、炖为宜,避免煎炸、烧烤,少用刺激性的调味品。少吃火锅、少吃肉、少喝汤,少食多餐。严格忌烟忌酒、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一切补品、补药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荔枝、巧克力等。

3.多饮水,每日饮水-毫升,维持每日尿量毫升以上,促进尿酸的排泄,这是饮食治疗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痛风性肾病发病率正逐年递增,已成为国内的常见病。痛风性肾病主要是因尿酸盐结晶沉积而引起肾小管间质及肾小球损害。就当前医疗水准,痛风性肾病尚无法根治,且因其反复发作需长期治疗。同时因其常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对长期西药治疗难以耐受。而中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独具特色,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促进尿酸排泄,并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中医药以其高效、低*、个性化的优点,在痛风性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并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痛风可能引发痛风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