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按医生的要求服用降尿酸药物降尿酸,为什么痛风还发作了呢?是非布司他的副作用吗?”
这样的问题,不止一位痛风患者问我,大概有70%的痛风患者初次服用降尿酸药时,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非布司他用了不过几天,痛关节又一次痛了;虽说痛得不是很厉害,但仍然让人难以忍受。
是降尿酸药无效?是医生没有对症用药?都不是。吃了非布司他降尿酸后痛风还反复发作,这是有原因的。
部分痛风患者使用非布司他后出现痛风发痛风降尿酸治疗时,尿酸盐结晶析出导致溶晶痛
我们都知道,痛风的发病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渐发展的过程。痛风是从高尿酸血症开始,血尿酸居高不下,从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软骨、关节腔、滑膜等处沉积。沉积的尿酸盐结晶遇到关节局部受凉、尿酸骤然升高、外力作用等情况时,就会析出,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试图“吞噬”,才会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在知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原因后,咱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降尿酸治疗时容易出现痛风发作。因为无论别嘌醇、非布司他还是苯溴马隆,其初始降尿酸时作用都比较强,血尿酸很容易会出现下降比较快的情况。血尿酸下降快,关节处尿酸盐结晶就要溶解,以此填补血液中的尿酸容量。关节处尿酸盐结晶析出,同样能引起免疫系统的注意,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根据《痛风降尿酸,止疼痛,防复发》一书的介绍,这样的炎症反应相对轻微,因此被称为“二次痛风”或“溶晶痛”。
溶晶痛发生的原理
溶晶痛出现之后,痛风患者是否该停用降尿酸药物?
据统计,70%左右的痛风患者,初次服用降尿酸药物时会出现“溶晶痛”,往往这个时候会怀疑降尿酸药物不起作用。这就是痛风容易进入的误区之一,痛风急性期需要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消炎镇痛药物,痛风缓解期需要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这是铁律。但是消炎镇痛药物无法降尿酸,同样降尿酸药物无法消炎镇痛。
降尿酸药物使用后,出现“溶晶痛”的情况,肯定不是因为药物没有对症,也不是药物剂量过小,更不是医生是“庸医”,而是降尿酸药物起了作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停用降尿酸药物,需要继续服用,坚持服用。因为停药后,可能又会导致血尿酸骤然上升,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正经八百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使用降尿酸药物的注意事项
溶晶痛控制以后,避免再次发作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溶晶痛”这种降尿酸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炎症,如果经过消炎镇痛处理控制后,还会不会发作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需要根据降尿酸药物使用时间来决定调整药物剂量或增加药物。
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超过3~6个月:一般在这之后发生溶晶痛的几率较少,因为此时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已经基本在溶解或溶解得差不多,而且血尿酸达标,这个时候不会出现反复痛风发作,那么可以继续按照原有的降尿酸药物使用方案降尿酸,保持血尿酸达标的状态。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但关节处存在痛风石:一般发生溶晶痛的几率依然存在,而且较大。因为有痛风石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比较严重,而且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同时还混有白细胞等免疫细胞“残骸”。那么就可能需要进行痛风石手术,或采用消炎镇痛药物预防用药。初始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一般初始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或者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6个月内,或服用降尿酸药物但血尿酸未达标、或近3个月内反复急性痛风发作两次或两次以上,就需要调整降尿酸治疗方案,而且要采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用药。
最后,唐医生需要告诉各位痛风病友,痛风的药物使用方法,不是看药物说明书就能自行使用的,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用药。有些痛风患者不适合别嘌醇,容易出现别嘌醇超敏反应;有些痛风患者不适合非布司他,容易造成心血管风险增加;有些痛风患者不适合苯溴马隆,容易对肾进一步造成损伤。降尿酸治疗和药物的使用,都需要医生根据综合病情来考虑治疗方案,而且定期复查和随访,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