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一种含钴的红色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可加速蛋白质合成,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以辅酶的形式参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提高叶酸的利用率,加速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维持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甲基化代谢过程。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内因子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神经痛、神经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
在安全性方面,维生素B12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舌炎、咽痛、乏力、头晕、焦虑、头痛、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反应迟钝、背痛、肌痛、关节炎、呼吸困难、真红细胞增多症、肺水肿、低血钾、鼻炎、高尿酸血症、步态不稳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服用维生素B12需要注意:
对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补充叶酸时需要同时补充维生素B12,否则神经系统异常不会改善。
临床常见用量过大现象,不但浪费资源,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可能发生血小板增多。
可加速核酸降解,导致痛风患者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治疗严重缺乏维生素B12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时,可能会导致严重低血钾,注意补充钾。
以下人群不宜服用维生素B12:
恶性肿瘤患者应禁用(可促进恶性肿瘤生长)。
有神经系统损害者,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宜应用维生素B12,以免掩盖相关临床表现。
家族遗传性球后视神经炎(利伯病)及抽烟性弱视症患者禁用。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可增强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在体内能阻止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减少过氧化脂质对机体生物膜的损害,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抗癌作用;可维持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减少组织耗氧,提高氧的利用率;能参与人体内多种酶活动,促进血红素的合成。
此外,维生素E还可维持和促进生殖功能,促进精子生成和活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促进排卵和*体生成,使*体分泌孕酮增加;可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增加血流量,增加对寒冷的防御能力,并能修复血管壁损伤后的瘢痕,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动物实验发现,维生素E能改善脂质代谢,缺乏时可使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的含量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补充维生素E,可防止动脉硬化症的发生。
在临床上,维生素E主要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维生素E缺乏,也可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不育症、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辅助治疗。
在安全性方面,服用维生素E偶有唇炎、口角炎及皮肤皲裂,停药后均可逐渐消失。长期服用易引起血小板聚集。长期大量(一日-mg)服用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痉挛、头晕、头痛、眩晕、乏力软弱、视物模糊、乳腺肿大、流感样综合征、月经过多、低血糖、闭经等。一日剂量在mg以上,可引起荨麻疹、高血压、糖尿病及心绞痛加重,甚至导致乳腺癌和免疫功能下降。
服用维生素E需要注意:
应限制大剂量服用,长期用药,每日剂量不超过mg。
大量服用可导致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升高。
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时对维生素E的需求量增加。
天然型维生素E制剂与合成产品的功能没有明显差别。
以下人群不宜服用维生素E:
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的患者慎用。
缺铁性贫血患者慎用。
谷维素并非维生素,它是一种存在于米糠油中的以植物甾醇为主体的阿魏酸酯混合物,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精神心理失调症状,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和紧张状态,改善睡眠。此外,谷维素还能调整间脑功能,激活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的下丘脑及大脑边缘系统。在临床上可用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包括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原发性痛经、周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周期型、脑震荡后遗症等,但疗效不够明显。
在安全性方面,服用谷维素后偶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口干、乳房肿胀、皮疹、油脂分泌过多、脱发、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服用谷维素需要注意:
如使用7天症状未缓解,请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谷维素并非只能服用7天,如服用后临床症状缓解,可以继续服用;咨询医生或药师是为了评估继续治疗的必要性。
治疗疗程一般在3个月左右。
长期用药出现胃部不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应停药,一般可自行缓解。
以下人群不宜服用谷维素: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