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妮娜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收录于话题#痛风6个内容##风湿学会青委带您看ACR个内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痛风遭遇心血管共病,风湿科医生可以做3件事!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HyonChoi教授进行了题为《痛风合并心血管疾病,药物管理面临的挑战》的演讲,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朱小霞对这一讲题进行了解读,具体内容如何?我们一起来看!
从共病角度,看痛风与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痛风发生率日益走高。朱小霞医师指出:最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超过14%,在中青年男性中,其患病率甚至超过30%,这与全世界的痛风/高尿酸流行趋势不谋而合。HyonChoi教授在ACR年会的汇报中也提到:在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中,痛风的诊断已经明显超过类风湿关节炎。
HyonChoi教授认为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之所以高发,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图1),而朱小霞医师指出,以久坐、不健康饮食为特点的生活方式在我们东方国家也日益流行,这些生活方式本身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会诱发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疾病,而代谢性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的使用,同样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图1痛风/高尿酸血症缘何流行?
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共病情况日益常见。其共病的疾病谱相当广泛,其中,痛风与高血压的共病率高达74%,而与冠脉疾病的共病率高达26%(图2)。
图2痛风共病疾病谱
此外,HyonChoi教授与朱小霞医师均认为:虽然目前共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图3),但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其共病之间,不仅是共同存在的关系,更可能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图3学界对痛风/高尿酸血症共病情况的探讨从未停歇
HyonChoi教授提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共病机制,可能与两者共享的炎症通路(图4)有关,而一部分痛风的治疗药物[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剂和秋水仙碱]可能存在心血管保护作用。
图4两大疾病的炎症通路有多处重合
一系列的研究、证据、观点似乎都在提示风湿科医生:在日常诊疗中应该重视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考虑共病相关的用药问题!
痛风遭遇心血管疾病,风湿科医生可以做什么?
虽然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完全清楚,但风湿科医生仍然大有可为。
1.当共病情况存在时,积极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是临床医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积极治疗包括:
虽然降尿酸治疗所带来的心血管获益尚不明确,但仍应该积极进行降尿酸治疗;
积极治疗心血管代谢疾病,可能有助于血尿酸的达标。
2.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风险因素干预,从源头管理共病风险(图5):
图5从源头干预共病风险
3.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针对痛风:适合高血压的饮食(DASH饮食)/药物/高健康饮食指数(AHEI指数)饮食;
针对肥胖和高血压:DASH饮食+运动/饮食减重[药物选择:氯沙坦、钙拮抗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针对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药物选择:SGLT2i)+减重;
针对血脂异常:药物治疗(药物选择:非诺贝特、SGLT2i)+DASH饮食;
针对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肾病:药物(药物选择:SGLT2i、氯沙坦)+个体化肾病治疗。
在HyonChoi教授提出的个体化管理的基础上,朱小霞医师补充了一点信息:最新的ACR指南中对于降脂治疗的建议:如果患者经其他降脂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不换用非诺贝特治疗。
在演讲的最后,HyonChoi教授提到了风湿科医生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