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人数是越来越多,大有赶超糖尿病而成为代谢类第一大疾病之势。随着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的不断增长,由此病情发展,出现痛风症状的患者也在同比增长。痛风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量,才能有效降低体内尿酸水平。于是,痛风患者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每一位“风友”不仅要谨慎对待,更要深入了解。
痛风患者控制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自食物中摄入的嘌呤含量。嘌呤是人体合成尿酸的“原料”,只有减少体内嘌呤成分的含量,才能强制性地让尿酸“减产”。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食物,少吃中嘌呤食物,而多吃低嘌呤的食物,尽可能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对于痛风患者有效降低体内尿酸水平,预防出现痛风症状,减少痛风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同时,痛风患者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控制饮食的作用有限,不能被肆意夸大。由于自食物中摄入的嘌呤成分所占比重不高,只有大约20%左右,大部分嘌呤成分来自人体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其比重大约占到80%。而比重如此之大的嘌呤来源我们无法主动控制减少,只要我们还活着,还在喘气,这部分嘌呤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即使我们能够做到“零嘌呤”摄入,对尿酸水平高低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
对于肉类食物,很多痛风和高尿酸患者总是心存忌惮,认为它们都是高嘌呤食物,于是像羊肉、牛肉等肉类食物就成为了控制饮食中的首要目标,甚至有些朋友误以为控制饮食就是不吃肉。其实羊肉的嘌呤含量是毫克/百克,牛肉是83毫克/百克,都属于中嘌呤食物,而瘦牛肉的嘌呤含量只有40毫克/百克,是低嘌呤食物了。在非痛风发作期,痛风患者完全可以适量食用羊肉和牛肉,不会对尿酸水平的高低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痛风和高尿酸患者而言,控制饮食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那些绝对的高嘌呤食物,像带壳海鲜、海鱼、动物内脏、浓肉汤等等,除去这几类食物,其余的食物我们都可以适量地食用一些,只要主要控制一下食用量,一般每天肉类食物的食用量不超过克,就比较“安全”了。另外,改变烹饪方式也可以有效避免食用肉类摄入嘌呤过高的问题,比如改“炒、炖”为“煮”,大量的嘌呤溶于水中,只吃肉不喝汤即可。
许多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对控制饮食的降低尿酸效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只要坚持“管住嘴”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孰不知过于严苛地控制饮食,不仅降低尿酸的效果不会显著,而且还会大幅度降低摄入食物的多样性,打破营养供需的均衡。长期以往,体质的持续下降,还会减弱我们的免疫力,嘌呤代谢的紊乱不但无法得以纠正,反而可能加剧,实在是得不偿失。
降低体内尿酸水平,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手段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痛风和高尿酸患者需要认清本末,及时开始正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服用治疗药物,配合合理控制饮食,以正确的方式适量运动,以及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高效、安全地降低体内尿酸水平,才能预防痛风发作,减少尿酸指标超标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从而使我们的生活重会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