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加的血管疾病,是很多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管壁增厚、狭窄、变硬、失去弹性的病变,会造成人体各个主要脏器的供血不足,引起这些重要器官(主要是心脏和大脑)的缺氧性坏死和衰竭,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亡。
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动脉血管内皮的损伤,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疾病,长期吸烟喝酒、缺乏体育锻炼、精神紧张、脾气暴躁等,也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
第二大类是血液成分的改变,主要指的就是高胆固醇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这些物质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是造成血管狭窄和堵塞的主要元凶。
了解了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就能有针对性预防这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的发生:
1、控制好血压,将血压水平长期稳定在/80毫米汞柱以下;
2、控制好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长期稳定在7%以下;
3、控制好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需要长期控制在3.4毫摩尔每升以下;
4、控制好尿酸,将血尿酸指标长期稳定在微摩尔每升以下。
上面谈的是各项医学指标的控制目标,必要时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才能达到。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很有帮助的,如:
1、清淡饮食,低盐、低糖和低脂饮食,有利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2、增加运动,每天30分钟以上的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肌肉骨骼力量和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持心血管的健康;
3、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9.5-25的合理范围内,也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戒烟戒酒,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
5、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说实话要做到这一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毕竟给大家指出了一套科学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