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老人家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
还有的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其实,在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汤是既美味又富有营养,还最易消化的一种。
但喝汤的方法不对,不仅会越喝越胖,还会有三高风险。
快来看看你喝对了没?
喝汤的误区有哪些呢?
1,吃肉不如喝汤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人们由此而误认为肉的精华都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
但是,据检测,煲2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份留在“肉渣”中。因此,只喝汤不吃肉等于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2,汤越鲜美越好
“汤越靓,营养越高”。
其实并非如此,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会释放出肌溶蛋白、肌肽、肌酸、肌酐、嘌呤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
而且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嘌呤含量也就越高。并且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不仅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还会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引起痛风。
3,喝骨头汤补钙
“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补钙”。
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公斤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不足毫克。
具检测,一碗骨头汤大约含2—3毫克钙。按成人每日需要毫克钙计算,估计—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4,用餐后才喝汤
有很多人都是在饭后在喝一碗汤,感觉饱饱的、暖暖的。
但是饭后再喝一碗汤,会容易造成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并且汤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所以饭前先喝汤比较好,健康且有减重效果。
5,喝汤要喝滚烫的汤
有的人喜欢喝滚烫的汤,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
虽然烫伤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功能,但反复损伤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
经过调查发现,喜喝烫食者食道癌高发。喝50℃以下的汤更适宜。
6,喝汤速度快
快速喝汤,等到意识吃饱了,可能已经吃过量了,容易导致肥胖。
应该慢速喝汤,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汤的美味,也让食物的吸收消化有充足的时间。并且提前产生饱腹感,不易发胖。
7,晚餐时喝汤
汤的营养价值较高,若是晚餐爱喝汤,距离睡觉时间近,非常容易导致发胖。而午餐喝汤,吸收的热量较少。
因此,为了防止发胖,最好选择中午喝汤,而晚餐不易喝汤。
爱喝汤的你,记住这些误区了吗?为了身体好,千万不要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