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很多肾病发现已是晚期疾病管理很重要
TUhjnbcbe - 2025/2/27 17:20:00

终末期肾脏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又被称为尿毒症,它是一种不可逆转性的肾功能损坏①,具有病程长、病情严重且复杂、预后差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年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首个全国性慢性肾脏病(CKD)横断面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为什么很多肾病发现已是晚期?

肾脏“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当肾脏损害较轻时,不易引起大家察觉;而当身体出现明显的不适时,肾脏损害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很多病友刚查出肾病即是肾病晚期。由于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不痛不痒,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

另外,慢性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缺少特征性,即使已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时仍然可以无任何症状,甚至有的患者到了尿毒症阶段仍然没有感觉不舒服,因此肾病有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这和肾脏本身的结构及其强大的代偿功能有关。

百特供图

不少血透患者预后仍不理想

随着新增患者数的不断上升,血液透析治疗需求也呈现增长态势。尽管随着血透技术的创新发展,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近期及远期预后不理想的问题。从近期预后来看,皮肤瘙痒、不宁腿综合征、透后恢复时间长等并发症是血透患者日常所面临的问题,它们严重影响着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远期预后来看,心血管并发症高发仍然是血透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国际肾脏病学会官方杂志《KidneyInternationalSupplements》和发布的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报告显示②③,近半数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并且其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要死因,占比51.2%④;

而导致血透患者预后不理想的原因,往往与中分子毒素,尤其是大的中分子毒素蓄积密切相关。但是现有的透析模式很难做到有效清除,即使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也因其应用可及性和操作复杂性等问题,临床使用受限。想要全面改善血透患者结局和预后问题,能否实现大的中分子毒素充分清除则是关键。

年11月18日,百特公司宣布,其申报的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Theranova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内首款用于延展性血液透析(HDx)疗法的血液透析器Theranova拥有创新的中截留量透析膜,延展了尿毒症毒素清除范围,所支持的创新的HDx模式,可在不使用置换液的情况下,达到甚至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的毒素清除效果,充分清除与透析患者炎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相关的大的中分子毒素,并且操作更简便、成本更经济,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慢性肾病发展成尿毒症做好这几点!

《慢性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年版)》给了这些慢性肾病进展的防治措施⑤。

1、调整生活方式:在医师指导下参加能够耐受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戒烟,规律作息,避免疲劳,防止呼吸道感染发生,放松心情等。

2、营养治疗:注意蛋白质、热量、食盐、钙、磷、钾、嘌呤的摄入。

3、控制蛋白尿:对于有糖尿病的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控制目标应为UACR<30mg/g,非糖尿病的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控制目标为UACR<mg/g。

4、控制高血压: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UACR≤30mg/g时,维持血压≤/90mmHg,UACR>30mg/g时,控制血压≤/80mmHg。

5、控制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为7.0%以下。糖尿病患病时间短、预期寿命长、无心血管并发症并能很好耐受治疗者,可更加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预期寿命较短、存在合并症多或低血糖者,目标值可放宽至8.0%。

6、控制血脂异常: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史等极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应<1.8mmol/L,其他LDL-C水平应<2.6mmol/L。

7、控制高尿酸血症:尿酸盐肾病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为<μ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控制目标为>μmol/L。

参考文献:

①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7(1):28-34

②ZhangL,etal.KidneyIntSuppl(),,9(1):e1-e81.

③ZhangL,etal.KidneyIntSuppl(),,10(2):e97-e.

④赵新菊,等.中国血液净化,21(2):89-93.

⑤慢性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年版).上海市肾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中华肾脏病杂志.(05)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很多肾病发现已是晚期疾病管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