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高”,大家都不陌生,
如今又出现了“第四高”——高尿酸!
它的“魔爪”已悄悄伸向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高尿酸?
尿酸作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
人体中尿酸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20%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食物。正常人体内血清尿酸浓度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波动。一般而言,尿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尤以女性绝经期后更为明显,但近年来,年轻人中的高尿酸情况越来越多。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均可使体内尿酸聚集,发生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按照国际标准,尿酸的正常范围是:男性
高尿酸=患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重要生化基础。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痛风的临床特点包括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常累及肾脏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的形成。
有高尿酸不等于必然会患痛风,但高尿酸是痛风的前提,血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得痛风,通常痛风病程中的第一程就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当健康指标和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判定。若确诊,应积极配合治疗,目前有效的方法包括药物缓解和饮食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下措施对预防高尿酸血症也效果明显:
1.控制体重
肥胖者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体重与高尿酸血症呈明显正相关,研究显示高bmi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坚持运动,适当减轻体重。
2.健康饮食
低嘌呤饮食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以便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缓解和控制发作。
低盐、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
食盐摄入过多后尿钠增加,在肾内与尿酸结合为尿酸钠,后者易沉积于肾脏,造成肾脏损害,因此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高脂饮食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应限制每日脂肪的摄入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动物性食物所产的嘌呤比植物性食物高,因此蛋白质的摄入应以植物蛋白为主。
增加蔬菜摄入
多选择蔬菜,可增加机体多种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足量饮水
多饮水有利于尿酸排出,是饮食防治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每日饮水量在ml以上时可维持一定的尿量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尿酸盐的形成和沉积。
(图片来源于网络)
3.限制饮酒
酒类中的乙醇代谢既可使乳酸浓度增高,从而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同时也促进嘌呤的分解,使尿酸增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普来源:
疾控u健康上观号作者:健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