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男子突然说不清话、肢体乏力,刚开始他以为自己只是太过疲劳,没想到很快他一侧身子就动不了了。
医生为患者测量血压,竟达到/mmHg,高到爆表!(正常人一般血压建议控制在/80mmHg以内。)入院进一步的排查后,医生发现患者脑出血,最终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才36岁为何会突发“脑出血”?
你有这些坏习惯吗?
据患者家人反映,他原本就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基础疾病,属于“三高”人群。再加上作息不规律,常日夜颠倒,平时也极少运动,喜欢喝高糖分饮料。共同诱发了此次“脑出血”意外。
脑出血的危害
脑出血的危害很大,脑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脑出血第一个危害是对病人的健康危害,包括病人可能出现残疾偏瘫半身不遂,造成一些言语功能的障碍,比如说失语等。
第二个就是对家属的负担,重症病人需要别人的照顾,家中的经济负担增加。
避开这些“坑”,远离脑血管疾病!
医生提醒,远离脑血管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即使是年轻人,也莫日夜颠倒、经常熬夜,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尤其是体重超标者,应适当减肥,年轻人日常也要避免或减少摄入糖分过高的食物、饮料。
今年开春以来,气温偏低且持续时间长,这种气候条件增加了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全身血管调节的能力较健康人群差,气温的变化如果导致血压波动太大,更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因此,有基础疾病一定要规范治疗、控制好病情。
来源:中外医讯(MEDINFO-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