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家庭用药杂志家庭用药杂志
苏莉莉
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
王璐
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
很多人都会问:“糖友能吃大闸蟹吗?”答案是能。而且河蟹、海蟹都能吃,本文主要说一说大闸蟹。
根据第2版中国食物成分表,大闸蟹中每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而且它的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卵磷脂等多种营养元素含量都很高。
大闸蟹的营养价值可以用“低脂、低能量、高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来概括。
拆个大闸蟹来看看
一只3两(约克)的大闸蟹,实际能吃的部分只有35%,分为蟹肉、蟹黄/蟹膏。而蟹黄/蟹膏其实还要分为两个部分——性腺、肝胰腺。
蟹黄/蟹膏
雌蟹里橘红色、口感硬实的蟹黄是卵巢,就连《红楼梦》中林黛玉都说,“螯封嫩玉双双满(厚厚的蟹脚肉),壳凸红脂块块香(红色流油的蟹黄)”,简直描绘了优质蛋白和胆固醇的完美结合;而雄蟹的性腺是精巢,就是那团白色的口感很黏腻的蟹膏。
围绕在蟹黄、蟹膏周围的那些黄色浓浆状的物质是肝胰腺。
我们之所以认为大闸蟹不能多吃,是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如果您吃两只雌蟹(3两/只),从蟹膏、蟹黄中摄入的胆固醇量就差不多相当于1个鸡蛋黄的胆固醇量了。
此外,吃蟹不仅仅是吃蟹膏、蟹黄,一般还要吃蟹肉和其他荤菜,蛋白质和胆固醇确实很容易超标。
蟹脚
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甚至比在减肥界出名的鸡胸肉脂肪含量还要少。但是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会加大对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需求,过量蛋白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荷。
吃蟹时,我们可以延长进餐时间,促进肠道激素的释放,增加饱腹感,从而适时放下碗筷。
另外,有些人食用大闸蟹后会过敏,这是对螃蟹蛋白质过敏,所以吃蟹时尤其要蒸熟,一来可以降低发生过敏的概率,二来也可以杜绝其他微生物的侵袭。
糖友吃蟹请注意
糖友们只要血脂、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完全可以食用大闸蟹。比如,60岁以上的糖友,吃上1~2只大闸蟹解解馋是允许的,最好是以食用蟹肉为主,但要相应减少其他蛋白的摄入。
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的患者,要根据肾脏病的分期控制食用量。如果糖友合并高尿酸血症,不宜吃海蟹,因其嘌呤含量过多,容易引发痛风。
吃蟹的小知识
有些食物不能和蟹一起吃吗
网上有传言,螃蟹和一些食物,如西红柿、柿子、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等不能一起吃。理由是,如果大闸蟹被重金属(如砷)污染,维生素C会使五价砷被还原成三价砷,也就是常说的砒霜。
但其实,即使您不幸吃到了被污染的大闸蟹,也要吃千克大闸蟹才能达到食物中毒的剂量。避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如果您吃大闸蟹后有不适症状,更大的可能是对蟹蛋白不耐受或过敏,这就要提到我们的烹饪方式了。
烹饪
对大闸蟹最好的烹饪方式就是蟹底朝上,蒸熟,为避免蟹脚挣扎断裂,可以冷水上锅。
另外,别吃死蟹,因为螃蟹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为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素也越来越多。即使煮熟了,毒素也不容易被破坏。而且煮熟的大闸蟹要趁热吃,当天吃完。
搭配
中医认为大闸蟹性寒,因此它有三个最佳搭档:生姜、醋、酒。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和解毒的作用;醋,能祛除蟹肉的腥味;酒,亦有杀菌、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它们搭档在一起,既能保护肠胃,也祛了寒气。
另外,吃蟹时应减少其他肉类、内脏、蛋类的摄入量,同时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可以起到减少胆固醇吸收的作用。
本文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原标题:《本穷人放心了,柿子和大闸蟹要形成砒霜,你得吃斤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