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饮食,管住嘴
研究显示,单纯注意饮食就可以降低10%-18%的血尿酸,或使尿酸降低70-90mmol/L。笨人只会吃出来“高尿酸”!聪明人却能把“高尿酸””吃回去!
低嘌呤饮食
对尿酸时常“失控”的人来说,控制食物嘌呤摄入量至关重要。避免集中进食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高尿酸患者特别是痛风群体,要少吃甚至不吃高嘌呤食物。食物中的嘌呤高低与食物的细胞有关系。嘌呤存在于细胞核,是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组成成分,所以细胞越密集的生物组织,嘌呤含量就越高。
那些没有细胞结构的食物,比如牛奶,嘌呤含量就非常低。也有些食物整个就是一个大细胞,比如鸡蛋、鸭蛋等。无论鸡蛋有多大,它只是一个细胞,只有一套遗传物质,嘌呤总量是非常少的。水果蔬菜水分含量高,细胞体积比较大,组织结构比较疏松,所以单位重量中遗传物质的含量也很低。建议选择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每日mL,鸡蛋每日1个。
嘌呤高低与代谢和功能活跃程度有关。同一种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通常比普通肌肉高,普通肌肉又比肥肉高。内脏的细胞小而密集,细胞核物质含量高。
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少吃红肉(猪、牛、羊肉)、海鲜、动物内脏、肉汤。家禽蛋白对血尿酸影响少,因此推荐优先选择该类食物作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可以选择低嘌呤食物,如奶类、蛋类、菌类、蔬菜、水果、鸡肉、谷物类食物。
肉被熬成高汤后,汤内的脂肪和嘌呤含量会大幅增加,且由于其为酸性环境,不利于尿酸的排出。其实营养物质在汤里的溶解度有限,绝大部分保留在肉里。所以吃肉比喝汤更有营养。
下面是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表,照着吃,准没错!
注意:高嘌呤食物,高尿酸和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人应该完全避免;中嘌呤食物,痛风缓解期可适当选用;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低热量饮食
体质指数(BMI)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10%~30%的肥胖病患者都伴有高尿酸。所以想要预防高尿酸,除了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外,还须控制每天进食食物的总热量,减轻体重,才能降低尿酸水平。
低糖、低脂饮食
高尿酸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和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高糖、高脂饮食会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加重肾脏过滤负担,同时还会刺激大量嘌呤代谢酶的活跃度,使内源性嘌呤升高,产生更多的尿酸。所以高血脂、高血糖也是高尿酸的危险因素,三者可互相影响。同时高糖高脂食物进食过多,会引起肥胖,也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果糖的摄入可增高血尿酸水平和痛风的发生风险。这里的果糖摄入包括来自新鲜水果、果汁、水果干、含糖软饮料、蜂蜜的摄入途径。果糖是一种单糖,它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
特别说明一下,果糖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是蔗糖。果糖的总摄入量=果糖+1/2蔗糖摄入量(因为葡萄糖和果糖结合成蔗糖,反过来,蔗糖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所以,应限制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食物配料表里的一种甜味剂果葡糖浆,它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
建议摄入含果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青梅、椰子水、李子、橄榄、酸枣、黑加仑、猕猴桃。
低蛋白食物
研究发现,进食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质(豆类及豆制品),有助于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风险。相反,吃太多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会增加高尿酸及痛风的发生几率,特别是海鲜类,风险最高。
需要提醒的是,豆类及豆制品再好,也不要贪多哦!毕竟,它还是中嘌呤食物,集中大量进食的情况下,依然会让你集中摄入一定量的嘌呤。
低盐饮食
高尿酸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限制吃盐量及咸菜、腌制品等高钠食品。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如果平时钠的含量已经达到阈值,再多吃味精,显然会增高钠的摄入量。
多吃蔬菜
进食大量的蔬菜可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大多蔬菜热量低、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助于肥胖控制。蔬菜里的钾离子和维生素C都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建议吃足量的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g或更多。要注意的是,菠菜等含草酸较高的蔬菜易与血液中的钙形成草酸钙,可能引起结石,痛风患者应少吃。
多吃碱性食物
多吃碱性食物可以使尿液呈碱性,碱性环境有利于肾脏排酸。实际上,在痛风的临床治疗中也经常要吃苏打片,促进尿酸的排泄。夏天用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降尿酸效果最好。在煮稀饭时也可放点碱,增加其碱性。平时,不妨随身带一点苏打饼干,每次应酬后吃一点,以降低尿酸。
多喝水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排尿自然就多,尿都没有,尿酸哪有出路。多喝水能促进尿酸排出体外,普通人每天应摄入1~ml的水分(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而患者在服药期间更需要增加饮水量,每天应饮用ml以上的纯水(不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每日饮水量要保证尿量在1ml以上,相当于两瓶矿泉水。
为防止夜间尿浓缩,特别是在吃了海鲜、肉类或饮酒后,最好能在睡前或半夜喝点水,喝完水起个夜,就能把多余的尿酸排出去。伴有肾结石者最好能达到0毫升,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
少喝酸奶
酸奶因含乳酸较多,可大量减少尿酸的排泄,使得体内尿酸池含量逐渐升高,当达到饱和量时,尿酸结晶就可沉积在关节、软骨、肾脏等组织脏器。
避免各种酒类
戒酒很关键,痛风面前没有“好酒”,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狂喝猛饮“痛”你没商量!
酒类对尿酸的影响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嘌呤含量的高低,一方面是酒精浓度的大小,酒精浓度起主要作用。按嘌呤含量大小排序,陈年*酒高于啤酒,而啤酒高于白酒,白酒又高于葡萄酒。
酒又有蒸馏酒与非蒸馏酒的区别,蒸馏酒如白酒的嘌呤含量相对比较低,非蒸馏酒如米酒的嘌呤含量相对比较高,米酒的嘌呤含量高于白酒。
嘌呤含量高且酒精浓度大的酒最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最不能喝。嘌呤多自然产生的尿酸多,而酒精在体内会转变成乳酸,乳酸会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酒精还会促进嘌呤吸收,即便红葡萄酒和白酒中没有嘌呤,跟其他含嘌呤的肉类一起食用也会加重痛风。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其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如果非要喝酒,可以喝一点红葡萄酒和低度白酒比较适宜。
应限制各种含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和蒸馏酒(白酒)。总体饮酒量男性不宜超过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酒精浓度12%的红葡萄酒mL、3.5%的啤酒mL或40%的蒸馏酒43mL。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不该饮酒。
少用调味料
痛风患者都知道要少吃海鲜,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这些调味品常常是一些动物、海鲜等经过提炼、浓缩加工后的成品,其嘌呤含量非常高,食用这些调味品烹调的食物后,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恰当烹调,减少嘌呤含量
嘌呤为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在食用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时,可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这样可减少此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同时也减少热量。
实验表明,五花肉水煮10分钟后,嘌呤含量下降30%。并且在后续烹调时,烹饪时间越长,嘌呤析出越多。烤肉时,用铝箔纸把肉包起来,烤制之后,铝箔可以吸收肉中溶出的嘌呤和油。蔬菜能升高尿酸的效果微乎其微,但也要看烹饪方法。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只要一做成汤,嘌呤的吸收速度就会变快。
咖啡和茶:不限制也不推荐
咖啡和茶,对尿酸影响不大,爱喝不喝
痛风患者还需要注意,要少饮红茶、普洱茶,因为这两种茶都是发酵的茶叶,普洱茶的发酵程度更深,大量饮用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所以咖啡和绿茶可以喝,但是都要喝得淡一点。
这里再提一下保健茶,代购的中成药或保健茶,可能含有类固醇激素,能缓解一时之痛,却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不建议使用。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要定时定量或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
尿酸降低后,发生的6件好事!痛风的人可别不知道很多人都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我自己也不例外。作为医生,我常提醒痛风的病友:千万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服用降尿酸药物,把血尿酸控制好:没痛风石的长期维持在μmol/L以下,有痛风石的μmol/L以下。
但事实证明,很多人都会在不痛后把这些话抛在脑后。等痛风再发作时,我又得强调一次。那「长期维持血尿酸处于低水平」到底有啥好呢?平常门诊时,没时间跟痛风病友讲清楚,今天就借痛风医生()这个平台,详细解释一下。痛风发作次数减少痛风史很长的病友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痛风几年发作一次;如果不管它,到后面就是一个月发几次。
痛风的根本问题是高尿酸血症,如果血尿酸水平持续超标,关节处积累的尿酸结晶会越来越多,痛风发作频率自然会增加。
而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使用降尿酸药物,长期把血尿酸控制在低水平,既能避免新的结晶形成,同时能溶解已经形成的结晶。这样,痛风发作的次数也就会减少。
痛风石变小对于刚被诊断为痛风的朋友来说,「痛风石」可能是个陌生的词。下面这张图能帮大家直观了解痛风石。
▼
痛风石是多年血尿酸控制不佳的后果,常常出现在脚趾关节、耳廓等位置,外观看起来像一个石头。除了影响外貌,它还常影响关节的活动。
预防痛风石还是得持续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于已经出现痛风石的病友,持续降尿酸能使部分痛风石溶解变小。
患肾病的风险降低如果血尿酸长期居高不下,身体内会形成像食盐一样的尿酸结晶,附着在肾脏细胞表面引起炎症。从而损伤肾脏血管、增加肾结石形成风险,这些情况都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如果持续把血尿酸维持在低水平,能最大可能地避免肾脏损害、肾脏疾病。
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研究发现,血尿酸高的人以后更容易发生高血压,血尿酸每增加59.5μmol/l,高血压风险就增加13%。
所以,痛风病友坚持降尿酸治疗,也是预防高血压的一种方法。而对于已经患上高血压的痛风病友,坚持降尿酸还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无论是胰岛素抵抗,还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尿酸患者均明显高于低尿酸的人。
有研究显示,血尿酸每增加59.5μmol/L,2型糖尿病风险就会增加17%。
长期维持血尿酸处于低水平,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帮助已患糖尿病的人更好地控制血糖。
死亡风险降低
看了上面5点大家一定明白了,高尿酸、痛风不是个独立的疾病,它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
这些疾病反过来又会增加痛风患者因病死亡的风险:比如与非痛风患者相比,痛风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风险增加50~60%。
但是痛风病友也不要沮丧,只要坚持降尿酸治疗,因病出现意外死亡的风险也会下降。
降尿酸的好处多,但一定要长期坚持。各国的痛风治疗指南都明确指出尿酸需要持续达标,而不是短暂下降到目标值后就停药。
国内有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痛风是可以「根治」的,也就是可以考虑停药。此话不错,但是有前提:
缓慢减少药物用量,最少的降尿酸药物也能维持血尿酸达标;
体内沉积的尿酸晶体完全清除,比如通过双能CT明确关节周围还有没有附着尿酸晶体;
停药后,仍要坚持改善生活方式、监测血尿酸,保证尿酸持续达标。
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考虑停用降尿酸药物。
责任编辑:Hugh/章嘉萍图片来源:rf.
血尿酸可以说是痛风病人的“头号大敌”。在第一次饱受痛风折磨后,许多人会痛下决心,拒绝一切肉食、海鲜等,甚至完全素食。如此痛苦的忌口究竟有没有效果呢?
医院风湿内科主任医师杨岫岩指出,素食虽对降低血尿酸有一定的意义,完全靠控制饮食来降低尿酸“性价比”不高。
中华民族祖祖辈辈以谷类食物为主,到了咱们这一代,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谷类饮食转为肉食为主。但因遗传背景和祖辈们食物结构等原因,东方人普遍对高嘌呤饮食的适应和代谢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血尿酸增高,导致痛风的发生。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饮食结构的转变有利于营养的摄入,让人们体质增强和寿命增加。所以他认为,让痛风患者回到七十年代以前的饮食结构没有必要,也不现实。
杨岫岩建议,痛风病人与其“戒食”不如“戒酒”。酒精对痛风的影响要大于肉类对痛风的影响,痛风病人要尽量少喝酒,特别是白酒和啤酒。红酒可以小酌一杯,但也不能饮用过量,过量的红酒对痛风病人同样有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痛风患者可以毫无节制地大口吃肉。需要适当控制肉类、内脏、贝类海鲜的摄入量。
血尿酸降到umol/L才不会反复发作
在血液检测中,普通男性尿酸正常范围的上限是umol/L,导致很多痛风患者就把该值作为自己降尿酸的目标,认为把尿酸降到umol/L就万事大吉。杨岫岩指出,这也是痛风患者的普遍误区。
他解释,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值是umol/L左右,在umol/L这个最高正常值时,尿酸在血液中已经是处在饱和状态了。所以在痛风的系统治疗中,患者不能仅满足于降到“正常值”,而是要降到“目标值”。一般来说,目标值是肯定低于正常值,而且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要达到的目标值也不同。
目标值的高低要看病人有没有产生痛风石。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后才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是由于血液中尿酸浓度较高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和皮下,在四肢远端的关节周围鼓起的包块,表面摸起来比较硬实,如果弄破了挤出一些像牙膏或石灰泥一样的糊状物,多见于脚大拇指侧面的关节处。
对于有肿痛症状而没有产生痛风石的患者,要将血尿酸降到umol/L以下才可以避免关节炎反复发作。对于已经产生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的目标值则要达到umol/L以下,才有利于痛风石的缓慢溶解变小。
并不是不痛就不用吃药
许多痛风患者都在痛风发作时吃药,在疼痛缓解后就觉得自己“没问题”了,于是不知不觉就自行停药,直到下次发作再吃,病情就如此反反复复,易形成痛风石。
杨岫岩提醒,病人在痛风没有发作时也要吃药,可以根据自身的血尿酸情况调整药量。一般在降低到目标值后,可以适当减量,以长期将血尿酸维持在目标值。吃药的同时,每3~6医院检查一下,实时了解自己的血尿酸情况,防止痛风的反复发作。
杨岫岩教授介绍,降尿酸的药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抑制尿酸形成的,如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价格非常便宜,降尿酸的效果也很好,但是要注意的是,2%的人在服用时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症状,包括剥脱性皮炎和多脏器损害,甚至休克、死亡。
首次服用时,一天只吃一粒,并密切观察皮肤有无不适,连续服用半个月到一个月后再逐渐提高到常规剂量。
另一类是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龙。
肾功能不好,有肾结石的患者要慎用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可以喝些苏打水,因为在碱性环境下,尿酸盐溶解度高,不易形成结晶。多喝水多排尿也可以减轻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晶。
最后,杨岫岩教授提醒,不少痛风患者还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富贵病,需要多运动,但是爆发式的运动可能导致痛风症状的加剧。痛风患者要注意形成持之以恒的,规律性的运动习惯。
来源百年协和讲堂、痛风医生
邓文娟,女,硕士研究生,中华预防医学会肥胖症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专业,获内科学内分泌专业硕士学位,同年8月于河北医院参加工作,年晋升主治医师,至医院进修。目前负责省市级课题2项。曾在《EurJInternMed》、《中国糖尿病杂志》发表SCI论文一篇及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参与编著省级教材《内科学》一部。擅长甲状腺、糖尿病、肾上腺、垂体及骨代谢等方面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联系,每周五内分泌科普通门诊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