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正清学术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风湿
TUhjnbcbe - 2021/3/9 10:00: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正清风痛宁针剂穴位注射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69例,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9例,均系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风湿性关节炎按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次风湿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定标准。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20岁,20~40岁者23例,40~60岁者39例,60岁以上者7例;风湿性关节炎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1例。按随机化原则,选择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为对照。

1.2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化验检查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血液流变学;定期检查关节晨僵时间、肿痛关节数、关节受限程度。一般治疗1~3个疗程,治疗结束对比分析,评定疗效。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正清风痛宁2~4ml(25~50mg),循经取穴,局部配穴。每次2~4穴,每穴0.5~1ml,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部分患者配合热针(GZH型热针电针综合治疗仪),每日或隔日1次。

2.2对照组采用复方当归2ml加维生素B121ml(250ug)穴位注射,穴注方法及辅助治疗同治疗组。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按198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风湿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疗效标准。

3.2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治疗1个疗程以上,最长者治疗5个疗程,多数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效结果见附表。

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X2=11.95,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组疗效优于复方当归组。

3.3疗效分析

3.3.1本组病例,红血球沉降率高于正常值的44例,经治疗后,下降率为82%,治疗前后血沉对照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抗“O”下降率为63%,类风湿因子转阴率为30%(P>0.05)。

3.3.2本组病例中,有35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对比观察,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虽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体外血栓长度、干重、湿重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显著改善(P<0.05),提示正清风痛宁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功效。

4讨论

4.1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胶原性疾患,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组患者经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后,血沉、抗“O”有显著下降,部分病人类风湿因子转阴;对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功能亦有较明显的改善。说明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消炎,释放组织胺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功效。

4.2通过临床观察指标分析,正清风痛宁的临床疗效,主要有止痛作用,多在穴位注射后4~6天出现疗效,治疗2星期以后,多数患者镇痛效果比较明显;改善关节肿胀程度,一般在治疗1星期左右开始减轻,多数患者4星期以后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正清风痛宁有改善微循环、疏经活络功效;配合热针温经通络,相辅相成,对改善关节活动障碍,亦有明显疗效。

4.3本组患者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后,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者有16例(23%);轻度胃脘不适者5例(7%);低热者2例(3%),在减少剂量或停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个别患者反应较明显,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及并发症。

4.4正清风痛宁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采用现代工艺制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来源:管遵惠、陈莉莉、段晓蓉,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69例,上海针灸杂志1997年第5期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清学术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