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科普防治高尿酸血症,减少痛风发作
TUhjnbcbe - 2021/4/11 17:20:00

痛风的历史回顾

痛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痛风的记载。多见于社会上层人士如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因此又称之为“富贵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直到13世纪人们对痛风仍然束手无策,甚至认为痛风是由于魔*啃咬脚趾所致。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临床特点

1.无症状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的血尿酸大于mmol/L(7.0mg/dl),绝经前女性的血尿酸大于mmol/L(5.8mg/dl)称为高尿酸血症。

从血尿酸升高至症状出现的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痛风的比率增加。

2.急性关节炎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发作性关节剧烈疼痛:常午夜起病,因疼痛而惊醒,突然发作,下肢远端单一关节(85%)红、肿、热、剧痛和功能障碍。大多24小时内症状达到高峰。最常见为第一跖趾关节(约50%,其他部位依次为足底踝足跟膝腕指肘等关节。常有发热,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秋水仙碱治疗后,关节炎可以迅速缓解,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一般经2~3天或多到几周后可自行缓解。急性期过后,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出现脱屑和瘙痒。关节液白细胞内、外有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针吸活检有尿酸盐结晶,是确诊本病的依据。急性发作诱因:受寒、劳累、饮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穿紧鞋、外伤、手术、感染等。

3.间歇期

急性期缓解之后,患者全无症状,称为间歇期。此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患者仅有一次单关节炎,以后不再发作,但大多数患者在6个月至2年内复发。随着病情的延长,发作次数频繁,受累关节增多,疼痛时间延长,缓解速度减慢。

4.慢性关节炎与肾病变期

(1)慢性关节炎

痛风石(tophus)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痛风石是尿酸盐反复沉积可使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坏死,促使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这种内含有尿酸盐结晶的结节称之为痛风石。痛风石可以存在于任何关节、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一般以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等处多见。痛风石大小不一,小的米粒大,大的乒乓球大。

痛风石在关节内形成,导致关节慢性炎症和骨、软骨破坏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未经治疗病人,从第一次痛风发作后平均10年才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形成与高尿酸血症程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有效的治疗可改变本病的自然发展规律,早期如能防治高尿酸血症,可以没有本期的表现。

(2)肾病变(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痛风性肾病:尿酸盐沉积在肾组织引起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肾炎,可导致肾小管萎缩、变性、纤维化及硬化。初期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小管性蛋白尿)。一般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转变为持续性。肾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等渗尿。晚期则可发生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浮肿、高血压、血肌酐升高,最终发展至终未期肾衰竭

(3)尿酸性尿路结石

80%以上结石都是尿酸(而非尿酸钠)结石,其余是尿酸与草酸钙混合结石。约10%~25%的痛风患者有尿酸结石,比一般人口中的发生率高出倍。大部分尿酸性结石呈细小泥沙样结石,常随尿排出,无明显症状;较大者有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有40%的痛风患者,尿路结石可出现在关节炎发作之前,在4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中,以尿路结石为首发症状者可达50%以上。

(4)急性肾衰竭

大量尿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引起尿路梗塞,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急性肾衰。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防治高尿酸血症,减少痛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