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药材》,网络首发日期:-03-01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寻紫花地丁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
杜文迪1,李国峰1,陈海芳2,衷友泉3,杨婕3,张武岗1通信作者
(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2.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南昌)
痛风是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一旦尿酸水平达到过饱和状态,即可形成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沉积在关节腔或软组织中,进而引发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及痛风性肾病等。此外痛风常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丙磺舒等,但这些西药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中药多靶点、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从传统中药和民族药中寻找具有抗痛风/高尿酸血症作用的药物是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中医著作《丹溪心法·痛风》、《景岳全书·风痹论证》等对痛风均有详细记载,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痹病”的范畴,治疗强调祛除湿热*邪,药材应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祛风散寒、解*凉血类为主。紫花地丁苦、辛,寒,具有清热解*,凉血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于疔疮肿*、痈疽发背、丹*、*蛇咬伤等。文献报道紫花地丁具有抗高尿酸血症、抗炎、抑菌、抗病*、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结合紫花地丁药理活性和本课题前期研究,可知紫花地丁具有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但尚不知其发挥防治作用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基于数据库挖掘,系统揭示中药核心分子靶点和药效学生物网络,并理解疾病的分子基础,预测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机制,评估药物的有效性、作用途径及不良反应,从而发现高效低*的药物,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紫花地丁的有效成分,探寻紫花地丁抗痛风/高尿酸血症可能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库与软件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
(TCMSP)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