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痛风性关节炎不仅仅是ldquo痛r
TUhjnbcbe - 2021/5/29 20:14:00

不久前,一位患者来就诊,伸出双手告诉我们,他手上、脚上长长了好多“包”(图1),还越长越大!初步判断,这疙疙瘩瘩的是“痛风石”,通过进一步询问病史,患者症状基本符合痛风性关节炎的特点——“有10多年,开始脚趾痛打消炎针好了,过几个月又发作。这两三年开始长包,越长越大......."。像这样,带着一身“石头”来看病的痛风患者临床上很常见,但“石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却少有患者知道。

图1患者双手遍布痛风石

高尿酸血症,是指非同日两次空腹状态下血中尿酸浓度高于μmol/L(7mg/dl)。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每天生成的尿酸和排泄的尿酸可保持平衡。当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过少,多余的尿酸在体内累积,则发展成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等处导致关节发作性红肿热痛的疾病(图2)。尿酸盐可在全身各个部位沉积,其中最常见的是关节、肾脏等处,耳廓、皮下,甚至眼睛亦可受累。临床上,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的痛风石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沉积在肾脏的可引起“痛风性肾病”,沉积在耳廓、皮下的痛风石可破溃流出。

图2尿酸盐形成“痛风石”

在上个世纪,“痛风”是一种欧洲帝王、贵族常得的“富贵病”,因贵族食用的海鲜、肉类、酒类等饮食中含大量嘌呤,长期的高嘌呤饮食导致这类人的痛风高发病率。有报道称,我国上世纪50年代,全国痛风的患者仅以个位数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由于本病起病隐匿,多呈发作性的肿痛,患者常有“不痛就不用治疗”的误解;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患者始终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就医时痛风石都已经快破溃了(图3)。痛风的高发病率与人们对它的认知不足存在明显的反差,患者经常问,痛风的危害真有那么大吗?它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图3右中指指间关节痛风石

发作性关节红肿疼痛会逐渐发展为“慢性持续性疼痛”。早期的痛风性关节炎是发作性的疼痛,通常疼痛持续3-7天后缓解,半年或一年发作1-2次;但随着病程发展,疼痛持续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发作的间隔期越来越短。打个比方,比如有一条河流,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了大量泥沙,河流的蓄水能力就下降了。此时上游雨季大量降水,河流无法大量蓄水,导致河水泛滥成灾,另一方面,水灾又加剧冲刷大量泥沙,河流更加不通畅了。(图3)我们都知道,堵塞的河流不加治理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河流常年泛滥成灾,痛风后期持续疼痛也是这个道理。

图3大量淤泥进入河流

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尿酸盐随血管可以到人体各个部位,关节是常见的沉积部位。如果把血管比作河流,尿酸盐是河道里的淤泥,关节则是河流周围的大小湖泊;随着河流每次泛滥,河道里的“淤泥”就随着水流流进“大小湖泊”,逐渐沉积在湖泊里。大关节内如膝关节,关节腔较大,痛风石如石灰层般牢牢黏附在关节软骨面上,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图4);而小关节处关节间隙较小,痛风石结晶只能以“生长”的方式,突出关节腔,造成关节畸形。(图5)

图4膝关节腔软骨表面的痛风石

图5左足第1跖趾关节处的痛风石

但与淤泥不一样的是,痛风石这个“淤泥”不仅堆积得越来越多,还会往下侵蚀“河床”——骨骼。(图6)

图6痛风石侵蚀了骨质的大部分

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引起肾衰。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场所,它就像一个精细的网筛,将代谢产生的“垃圾”过滤掉排出去,尿酸盐结晶很容易就能堵塞“网眼”,破坏网筛的功能。痛风性肾病若不加治疗,任凭发展,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在生活中越来越不可忽视,除上述显著的危害外,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关系也很密切。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以及关节内和关节外的痛风石在微创治疗上的不同,将在下期的内容中详细介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痛风性关节炎不仅仅是ldquo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