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基于李东垣ldquo阴火论rdqu
TUhjnbcbe - 2021/5/30 17:08:00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的称谓有“痛风”“历节”“痹证”等。而对痛风的病因病机,古代医家已有诸多论述。“痛风”一词首见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其“上品”章中,文中提及“独活,微温,味甘无*,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可用之来治疗此证。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对“痛风”主要致病因素的描述为“血受热已自沸腾”,以及“涉冷水”“立湿地”“扇取凉”“卧当风”等,进而使得“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最终导致痛风。《丹溪心法》“痛风篇”中也有相关记载:“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从朱丹溪的著作中已然明确了“痛风”的发作原因为““寒湿、瘀血、久而化热”。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文中涉及到有类似“痛风”的描述如“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强调了痛风病的极度痛性特征。因此,古代文献多数认为痛风的发病均与湿邪化热、瘀血痹阻有关,以肢节痛、肿、活动不利为临证特点。

一、李东垣对“阴火论”阐述

“阴火”之概念由金代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沦》一书中首次提出,李东垣将其解释为,脾胃气虚,气化无权,升清无力,故水谷精气无法充分化生,元气皆亏,又因水谷精气下流肾间,蕴湿为热留于下焦,终使肾阴亏耗,肾中相火妄动,肝肾相火过旺,热侵上焦,心火独盛,过旺之相火与君火相系而为,故发为“阴火”。因而导致“阴火”的主要原因可总结为“脾胃气虚而生内热”,而“阴火”的本质则为脾胃气虚,阴精不足,乘虚作乱之内火。另外,李东垣阴火理论的形成还受张元素“脏腑虚损”理论和刘完素“火热论”的影响,从而“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所以,“阴火论”的提出也为脾胃病和热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二、“阴火”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

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所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司运化输布精微,升清降浊,为全身气机之中枢。因此,可以认为,痛风病与“脾胃虚弱,阴火内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痛风病人大多数有嗜酒、滋食肥甘厚腻、饮食缺乏规律、懒困嗜卧等不良生活习性,或又有形体肥胖、情志、外感等因素,导致痰湿浊邪内生而蕴困于脾,使之失于健运,气机升降失常。或有痛风患者长期服用消炎镇痛药,甚或是激素类药,进一步损及脾胃,进而中气羸弱,运化失司,气血运行不畅,阴火内生。加之湿浊之邪内外相合,逢内生之阴火而化热,郁久则变生热*,湿浊遇热而凝炼成痰,病久必瘀,痰瘀互结,凝积于肢节筋脉,气血运行受阻。机体卫阳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关节经络膜原,由此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故而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红热肿痛,甚或发热、无力等。若病久则见关节变形,足膝萎废,功能障碍,正如李东垣所描述的“遍身壮热”“肢体沉重”“四肢不收”等。而早在《景岳全书》中亦提到:“外是阴寒水湿,令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国医大师李振华也强调脾胃功能失常对于痛风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中所强调的“阴火”必须以脾胃虚弱为核心,然脾虚的同时又有清阳不升,水谷湿热下流,致使肾阴亏耗,君相火旺,阴火内生的病理过程。另外,病久必瘀,湿郁化热,湿热瘀血互结,必使气血运行受阻,痹于经络。所以,由阴火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除脾虚的本证外,又通常伴随有耗气伤阴,阴津匮乏,湿热瘀结等变证,临床通常表现为体倦乏力、头晕呕恶、唇口干燥、皮肤不耐寒、失眠烦渴、四肢不收、肢体沉重、关节肿胀变形、麻木刺痛,便干或溏、尿短赤等。舌质多见舌边尖红,或暗红,或夹瘀,舌苔少,或微*腻,脉象多以细、滑居多。故痛风性关节炎的诸多变证均与阴火内生所导致的瘀血、湿浊、热*等病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但在临床过程中应本着辨证论治的精髓,对于“阴火”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应紧紧抓住“脾虚”之病本,以“益气健脾,升阳降火”为立法,使清阳得升,元气得旺,气血通畅,则阴火自除。另外,在固本的同时,不应忽视湿浊、热*、血瘀这些的病理因素存在,因而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治法应始终贯穿于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始终。

编辑:屈应辉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于李东垣ldquo阴火论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