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科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TUhjnbcbe - 2021/7/23 17:53:00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少数病人可以发展为痛风(gout)。痛风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得,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临床以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

病因与发病机制

高尿酸血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原发性痛风属遗传性疾病,继发性痛风可由肾病、血液病、药物及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1.高尿酸血症的形成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尿酸的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20%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食物。因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较外源性更重要。

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主要为:①尿酸生成过多。②肾对尿酸排泄减少。80%~90%的原发性痛风病人有尿酸排泄障碍。

2.痛风的发生

仅有5%~15%高尿酸血症者发展为痛风。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组织等,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等。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期

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但随着年龄增长,痛风的患病率增加,并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个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可有关节腔积液,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常在午夜或清晨突然发作,关节剧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疼痛,数小时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最易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其后依次为趾、踝、膝、腕、指、肘等关节。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一般数天或2周自行缓解,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病人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饮酒、劳累、关节受伤、手术、感染、寒冷、摄入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等为常见的发病诱因。

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痛风石(tophi)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由尿酸盐沉积所致。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行性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关节功能障碍。

4.肾病变期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痛风性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白细胞尿等。晚期可发生高血压、水肿、氮质血症和肌酐升高等肾功能不全表现;少数病人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出现少尿或无尿,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②尿酸性肾石病:约10%~25%的痛风病人有尿酸性尿路结石,呈泥沙样,常无症状,较大者引起肾绞痛血尿等。

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终身性疾病,但经积极有效治疗,可正常生活和工作。①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紧张;②生活要有规律;③肥胖者应减轻体重;④防止受凉、劳累、感染、外伤等诱发因素。⑤严格控制饮食,每天进食总热量应限制在~kcal。蛋白质控制在lg/(kg?d)。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肉类、菠菜、蘑菇、*豆、扁豆、豌豆、浓茶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严禁饮酒。多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使尿液的pH在7.0或以上,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每天饮水ml以上,在服用排尿酸药时更应注意多饮水,有助于尿酸随尿液排出。

2.保护关节指导

痛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①尽量使用大肌群,如能用肩部负重者不用手提,能用手臂者不要用手指;②避免长时间持续进行重体力劳动;③经常改变姿势,保持受累关节舒适;④若有关节局部温热和肿胀;尽可能避免其活动;⑤如运动后疼痛超过1~2小时,应暂时停止此项运动。病人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还伴有发热,应卧床休息,在病床上安放支架支托盖被,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也可减少患部受压。待关节肿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下床活动。。

3.病情监测指导

平时用手触摸耳轮及手足关节处,检査是否产生痛风石。定期复查血尿酸,门诊随访。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