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作者提供
把肝内外胆管、胆囊、胆囊管等等都画出来,告诉他:「这整个都是『胆』(红圈标记)!我只是切掉你的『胆』的一部分而已——就是这个(绿色箭头:胆囊)。整个胆就像一棵大树,我们切掉的只是这颗大树的这个分支而已」(所有的普外医生都喜欢树这个比喻,笔者已经听过无数次)。而病人往往只会坚持抓住一个点:「我的胆还在吗?」,当听到医生的稍迟钝的「在」的回答后,他们就会满意地呼出一口气,并回复「好的」。但这样真的好吗?如此解释虽然也不算错,从结果上合情、合理、合规。而现实是,如果医生坚持表达「胆就是切掉了,不过由肝脏分泌的胆汁还会持续的存在」,的确会使不少病人选择「再考虑考虑吧」。但是,即使作上述考虑,当我们没有精准的回答病人时,其实就不算尽到完整知情、同意的义务吧。虽然,医学的知识不对称使我们很难让病人感同身受我们所希望阐述的。但关于对方的感受,我们也无法感同身受。做到清晰告知清晰、精确而不含糊的告知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事。医学上不应该存在中立主义,必须「矫枉过正」。我们有协助的义务,没有决定的权利。同样是切除器官,笔者想到一个切脾的病人。之前在一个乙肝肝硬化、脾亢的病人查房现场,上级医生跟他打过一个绝妙的比方:「中医讲『心肝脾肺肾』,我认为,这把脾放在太高的位置上了。我们都听过心移植、肝移植、肺移植、肾移植等,但你们听过脾脏移植吗?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手术,脾外伤、血液系统病、脾亢的等等,脾切除后获益的病人太多了。脾脏作为一个免疫器官,在成年之后,其实并不像另外四个器官,是人体必须赖之以生存的。当然,中医所讲到的脾,并不一定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性』概念。」关于病人病情的沟通也有很多,这里无需赘述,这番话只是希望打消病人在这方面的一些疑惑。所以,当病人问:「医生,这个胆囊切掉后,是不是我就没胆了呢?」。你大可笑笑地回:「不,你会变得更大胆」。这当然是个玩笑话。最重要的是,你要如何表达你的所学、所想、所为呢?在千万个病例中,你又选择了怎样的沟通方式?你的故事和心得有哪些呢?-END-图片来源: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